老鼠和人类的紧张关系,从生存的角度来说也算是正常,主要是为了活着。
但是呢,老鼠除了可能弄脏我们的食物之外,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破坏力极强,对于我们的家具以及很多的衣物之类的来说,只要被老鼠盯上,不管有多贵,都有可能成为废品。
人类和老鼠共生存了这么久,自然而然有了很多种对付老鼠的办法,而其中要说效果最好的,应该是下毒。
但很显然,老鼠到了今天数量仍然不减。
除了房屋的结构和城市农村的变化导致的老鼠数量减少之外,粮仓以及餐饮聚集的地方,仍然是老鼠的天堂,似乎毒药对老鼠的作用并不大了。
在秋冬季,室内专为老鼠准备的“美食”——鼠药,药量变少了但是老鼠却没事依然活蹦乱窜。
很多人其实都有注意到给老鼠下毒后老鼠的死亡率不高的问题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
老鼠能在人类眼皮子底下和人类共存了几千年,在面对各种灭鼠措施后,依然不被消灭,难道老鼠有什么“特异功能”吗?
不是的,老鼠能有什么“特异功能”呢。
据科学家研究表明,一只成年老鼠的智商,能达到8岁孩童的高度,这也是老鼠数千年来一直能和人类共存,面对人类使出的各种手段,而没有被消灭掉的原因所在。
即便是被列为“四害”之首,采取最大的资源进行灭鼠,也拿它们无可奈何。
其中给老鼠下毒已经算是一份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作,这也导致了聪明的鼠类现如今对毒饵有了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一位经销鼠药的朋友透露,当你在家中投放拌有鼠药的毒饵后,老鼠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兴趣,它们看到好吃的照样垂涎三尺,关键是,它们在集体食用之前,会派遣“敢死队”前去试吃,只有确定了绝对安全,后面的才敢大量进食。
并且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介绍,想要让老鼠中毒,那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因为老鼠的警惕性实在太高,在决定吃之前,通常要经过4道工序,以防被毒害。
为了探索老鼠的警惕性,有实验记载,研究人员曾经用花生米来对给老鼠吃,观察老鼠的警惕性,这才发现了老鼠对中毒的预防能力有多强。
根据实验发现,老鼠在吃花生米之前,经过了4道工序:
第一:靠近食物
在老鼠发现可疑的食物之后,老鼠的第一步是靠近这种食物,但是并不会直接吃,仔细观察。
第二:判断能不能吃
观察之后,会通过嗅觉来判断食物的安全性。
第三:试舔
嗅过之后,这个时候老鼠仍然不会直接吃食物,而是试舔。
根据观察发现,老鼠会用两只前脚把花生米放到嘴边,用极快的速度转动花生米,舔完花生米的表面,到了这里才算是对食物的安全性确认完成。
第四:做记号
老鼠一生都在为吃饭奔波,但也总有吃不完的时候。
所以它们就会尿在食物上或者食物旁边标记食物没毒。
尿液中有一种成分可以告诉其他老鼠,“这东西我用生命尝试过了,绝对安全”。
虽然老鼠的防毒意识非常强,但在防鼠灭鼠的过程和手段上多做一些调整,还是可以有效减少鼠类密度的。